科室動態(tài)
市中心醫(yī)院成功開展首例基于冠脈造影的冠脈功能學評估
時間:2024-03-21 09:48:39 作者: 閱讀量:660
2024年3月7日,市中心醫(yī)院劉喜副院長帶領心內一區(qū)心臟介入團隊,應用無創(chuàng)冠脈功能學評估分析技術,成功開展冠狀動脈造影血流儲備分數(shù)(FFR)測量,以精準冠脈功能學評估引導介入治療。這是自治區(qū)首次開展該項技術。
患者56歲男性,因胸痛入院,既往糖尿病病史、吸煙史。入院后,行CAG(冠狀動脈血管造影)檢查,結果顯示其冠狀動脈的前降支中段70%-80%狹窄,為臨界病變。經過術前討論并與患者溝通后,對其進行功能學檢查,應用AccuFFRangio系統(tǒng)進行FFR評估,評估結果顯示前降支中段FFR為0.64,低于臨界值0.8,需盡快進行冠脈介入治療,并于前降支植入1枚支架。
介入治療后,再一次應用AccuFFRangio系統(tǒng)評估手術結果,結果顯示FFR為0.90,患者前降支血流動力學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。
既往介入治療依靠造影,術者通常憑借自身的經驗目測造影情況,來判斷患者是否需要介入治療,但有些患者雖然有臨床癥狀,血管病變并不像其癥狀那么嚴重,有很多臨界的病變,不能精確地判斷患者血管遠端是否有缺血。
基于冠脈造影的冠脈功能學評估分析系統(tǒng)開創(chuàng)了FFR檢測的無導絲時代,無需使用壓力導絲、無需血管擴張藥物、無需額外手術和操作,即可實時獲取FFR結果,與壓力導絲方法測定FFR(血流儲備分數(shù))高度一致,可精準判斷患者是否有血管狹窄,哪根血管狹窄,是否必須放置支架。無創(chuàng)、經濟、精準、高效地解決了醫(yī)生和患者在冠脈疾病診斷和治療中遇到的痛點和難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