晨光初現(xiàn)時,我在病歷堆疊的辦公桌前,聽見護士走近的腳步聲。“劉大夫,**小朋友家屬說咱們把孩子給治壞了,怨氣很大,請再去溝通一下病情吧?!变摴P尖在病程記錄上頓了頓,洇出一朵小小的墨花。一個小時前查房時,分明還都挺好的,怎么轉眼間就上演這樣的反轉?我望著窗臺上那盆倔強生長的綠蘿,突然覺得白大褂下的心跳聲震耳欲聾。
消毒水的氣息在此刻變得刺鼻。推開病房門時,正撞見母親在整理沾著排泄物的尿布,見我過來,便質(zhì)問道:“這就是你們說的好轉?”
“這種疾病本身就容易伴隨消化道癥狀,就像春天的植物必然發(fā)芽、冬天的水就會結冰一樣啊……”孩子的媽媽看似在聽我說話,但動作上卻傳遞著不滿意。我強忍著委屈,向孩子媽媽說明針對腹瀉引起肛周皮膚刺激發(fā)紅的處理方法。
回到辦公室,保溫杯里的枸杞茶早已涼透,毫無疑問,這是一次失敗的溝通,家屬也不理解,我心里憋了一肚子氣。
突然想起最近在讀的《通心心理學》里許金聲教授的批注:“醫(yī)者的聽診器不僅要聆聽心跳,更要聽見心靈的回聲?!?/span>
再次走向病房時,我沒有急著解釋病理機制,而是握住母親微微顫抖的手,輕聲說道:“我女兒小時候住院,我也整夜盯著監(jiān)護儀不敢合眼……我對治療孩子這個疾病很有把握?!边@句話像一把鑰匙,打開了誤解的鎖。
后來每次查房,我都會多停留幾分鐘,傾聽她對孩子病情的擔憂,給她講化驗單上的數(shù)值,用筆圈畫著向好的箭頭:“你看,這些數(shù)據(jù)就像小哨兵,正在告訴我們戰(zhàn)斗的進展。”她的臉上終于露出笑容。
〖醫(yī)路心語〗
這段經(jīng)歷讓我深切體會到,醫(yī)療的溫度不僅流淌在輸液管里,更傳遞在心靈共振的瞬間。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醫(yī)療世界里,我們都應該學會用“心靈聽診器”感知患者的恐懼與期待,用醫(yī)者仁心架起理解的橋梁。因為真正溫暖的醫(yī)療,從來不是單方面的救治,而是兩顆心朝著生命之光共同跋涉的旅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