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(yī)療技術
當前位置 : 首頁 > 新聞中心 > 醫(yī)療技術 >
醫(yī)療技術
多學科協作|徹夜奮戰(zhàn) 完全離斷前臂再植成功——鄂爾多斯市中心醫(yī)院康巴什部骨科團隊再顯精湛技術 ?
時間:2022-10-09 00:00:00      作者:飛翔      閱讀量:337

2022年10月2日晚8時許,當大多數人沉浸在國慶假期的閑適中時,一名中年男性患者因車禍傷至左前臂完全離斷約2小時,被緊急送至鄂爾多斯市中心醫(yī)院康巴什部急診科救治,因有之前鋼筋貫體和斷臂患者再植的多學科合作成功救治經驗,康巴什部各MDT團隊迅速建立聯絡,一場保肢戰(zhàn)役就此開始。

急診科護士即刻將患者轉移至搶救室進行心電監(jiān)護,立刻建立靜脈通道,急診科宋權主治醫(yī)師行創(chuàng)口止血包扎,評估患者病情,給予大量補液、擴容治療,以防失血性休克,同時請骨科會診,蘇子龍醫(yī)師接到電話后即刻來到患者身旁進行評估,并對前臂殘端和離斷肢體進行全面檢查,患者左前臂中下1/3平面完全離斷,離斷肢體外觀尚完整,殘端肌肉、骨質外露,斷端創(chuàng)面污染較重,皮膚、肌腱、骨質等損傷嚴重,合并同側肱骨干骨折,請示郝建彬主任醫(yī)師、飛翔副主任醫(yī)師,初步判斷具備再植條件,立即制訂手術方案,并成立急診治療小組,啟動骨科危急重癥患者救治綠色通道,麻醉科和手術室醫(yī)護團隊即刻準備,完善術前檢查的同時,王龍總住院醫(yī)師將離斷肢體提前送往手術室進行清創(chuàng),為斷肢再植爭取時間??蛋褪膊抗强茍F隊迅速到位,進入戰(zhàn)斗狀態(tài)。

肢體離斷后6小時為再植黃金時間,為了爭取手術時間,患者由急診科接入手術室,手術室麻醉科已做好準備,全麻成功后,郝建彬主任醫(yī)師和飛翔副主任醫(yī)師各帶一組迅速完成斷肢殘端的清創(chuàng)和主要血管、神經及肌腱的顯露,為提高肢體存活率,應用“輸液管橋接技術”臨時連接橈動脈,離斷肢體在傷后6小時內獲得通血。骨折鋼板固定后飛翔醫(yī)生在顯微鏡下高質量吻合橈動脈、尺動脈,肢體恢復血運,為保證血液回流逐個吻合貴要靜脈、頭靜脈和伴行靜脈,并逐個修復尺神經、正中神經、橈神經和屈伸肌腱。

前臂中下1/3水平離斷再植一直是較為復雜的手術之一,前臂有3條重要神經、2個重要動脈和多個靜脈及20余條屈伸肌腱,行再植術需逐個精準吻合,不僅要求有較高的顯微外科技術和團隊協作,還需具備全面的解剖知識。

骨科及手術室麻醉科醫(yī)護團隊齊心協力,經過10小時徹夜奮戰(zhàn),再植成功,為患者保住了左上肢。經急診科、手術室麻醉科、輸血科鼎力協作,目前患者生命體征平穩(wěn),左手血運良好,手指可主動活動。此次斷臂再植是康巴什部骨科團隊2022年6月份以來的第二次斷肢再植成功病例。“厚德立身,精術濟民”,鄂爾多斯市中心醫(yī)院將秉承初心、再接再厲,不斷精進醫(yī)療技術水平,為我市及周邊患者提供更加優(yōu)質的服務和更精準的治療,為守護百姓健康貢獻中心醫(yī)院力量。